邢台新闻>>河北日报邢台专辑>>

“合作”让致富的路越走越宽——任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探访

2019-11-19 10:38:18 来源:河北新闻网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日前,任县盛世合作社工人正在给要外销的西红柿贴商标。 通讯员王培摄

任县兴牧合作社养殖基地的工人在给保育舍的猪崽喂食。 通讯员颜征华摄

“单打独斗种地,力量单薄,信息闭塞,市场小,钱难挣……”任县盛世农业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(以下简称盛世合作社)副理事长毛强胜忆起早些年种地时感触很深:没收益,种地就会失去吸引力;没人种地,农业发展就无法持续。

“一家一户搞养殖,饲料、疫苗成本高,抗风险能力差,效益难保证……”任县兴牧养殖专业合作社(以下简称兴牧合作社)理事长郭生芳谈及早些年养猪时同样感慨:技术跟不上,水平提升慢,市场一刮风,家家“很受伤”。

基于上述原因,在任县,很多农户、养殖户携起手来搞合作,抱起团来闯市场,成立了合作社,前进的脚步走得又稳又快,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。社员们共同的感受是:合作社有力量,大家抱团奔小康!

走品牌之路

——从零散销售到订单销售

99个果蔬大棚、30个日光温室,蔬菜瓜果冠以“仓序”品牌,销往北京、石家庄、邯郸、邢台等地大型商超,“订单销售,供不应求。”毛强胜说,“这要放在9年前,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。”

2010年,韩晓亮、毛强胜等8位种粮大户以农资团购、收购粮食起步,注册成立了盛世合作社,告别单打独斗,开启团队作战模式。

发展至今,这家合作社已有社员1668户,辐射全县8个乡镇136个村,种植面积达10万亩。

建社头4年,他们一直种植玉米、小麦、棉花等大田作物。2014年,经过社员大会集体讨论决定,在稳定大田作物的同时,发展高端蔬菜瓜果。

记者走进棚中,进入采摘末期的哈密瓜、西红柿已所剩无几,地里的甘蓝正待收获。

靠着天然授粉、测土配方、精准施肥等技术,这儿的西红柿、甜瓜、西瓜3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,摆进了石家庄北国、邢台家乐园、邯郸美食林等大超市的“绿色专柜”。

“现在正对韭菜、黄瓜、草莓申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。”毛强胜举例说,他们这儿的西瓜品种叫“蜜童”,约四五斤一个,外皮薄,糖分高,耐运输,市场售价比普通西瓜高出至少3倍。

他们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,手机一扫二维码,就能获取地块、种植户、生产档案等信息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,吃得安心。

2018年,盛世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2500万元,带动社员稳步增收。

走规模之路

——从单打独斗到关键环节统一

2013年,任县穆口村村民张军华把自己种的80亩地全都入了盛世合作社。

为啥要入社?张军华搓搓手笑着说:“我这是背靠大树好乘凉。有党的好政策,再加上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、统一管理、统一农资、统一储存、统一销售的‘五统一’模式,产品成了抢手货。”

说到入社后的好处,张军华打开了话匣子:“加入合作社后省心省力、赚钱稳当,土地管理、农机服务统一交给合作社。另外,合作社还给提供免费仓储。与入社前相比,物资投入降下来,粮食卖价涨上去,收益高了。”

尝到甜头的张军华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0亩,“虽然种的地多了,但比以前轻松,一年下来收入也更多了。”

为让更多群众受益,任县采用“政府+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模式,投入2366万元扶贫专项资金,建设蔬菜冷棚,“每三个冷棚对应一个贫困村,年终拿出盈余的7%来助力脱贫攻坚”,并将“半劳力”“弱劳力”型贫困群众嵌入到产业链条中,既增加了33个贫困村的集体收入,又增加了贫困户收益。

家住刘家庄的刘群海曾是村里的贫困户,现在合作社种植基地里负责浇水、施肥等管理工作,每天工资120元。

在兴牧合作社永福庄基地,阳光照进宽敞的保育猪舍里,一头头小猪欢蹦乱跳。郭生芳高兴地把手伸到猪栏里,和小猪崽打起招呼。

记者发现,这里对能繁母猪使用的定位栏跟其他养猪场的不同:在每个定位栏前端,均开出一块儿约18平方米的小型运动场。郭生芳说,一般养猪场为了省人工、好管理,都会让能繁母猪从配种到分娩近4个月的时间在定位栏中度过,但这样的母猪往往体质差、免疫力低下、淘汰率高。他就琢磨对策,将定位栏旁边加装一块儿运动场,供母猪自由活动。喂养一段时间后,他发现母猪体质有了很大改善,抵抗力明显增强。

“把好方法介绍给大家,把合作社做强做大,带动更多的村民养猪致富,一直是我的努力方向。”郭生芳介绍,合作社采取成员分散养猪模式,但在购买饲料、提供养殖技术培训、防疫三个环节实现统一,这也是合作社的核心机制之一。

而“一分三统”模式也成为控制成本的闸门。“合作社所有成员所需的饲料、疫苗、兽药均由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,一头猪能节省近100元。”为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,让生猪卖出好价钱,合作社还会不定期对社员传授新技术,并且县里涉农部门也不定时来提供技术指导。

任城镇北街村的聂胜学便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。“今年养了140头猪,加入合作社后,仅饲料、疫苗、兽药这几项就能省1万多元,还能享受免费培训,俺是越干越有劲儿。”聂胜学高兴地说。

走融合之路

——从一业为主到多业并举

记者注意到,盛世合作社王庄基地附近,二期工程99栋冷棚正在建设,“预计今年12月底建成,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高端优质品牌果蔬近280万公斤,产值约7000万元左右。”谈及未来,毛强胜信心十足:“明年一开春,冷棚里新栽的草莓就能采摘了,我们将增加采摘项目,加大营销力度,让大家都来品尝我们的绿色果蔬。”

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计增说,他们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,引导“盛世”发展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,现正积极支持他们实施高脚白大葱扶纯提壮项目,“高脚白大葱是任县特产、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种,辣味足、耐储藏,很受市场欢迎。”

据了解,盛世合作社所在的邢湾镇是“九河下梢”,非常适宜农业生产。这里将依托合作社种植基地,规划发展为一个旅游小镇。

兴牧合作社永福庄养殖基地年可出售仔猪0.5万头、出栏商品猪1.6万头。为了彻底解决猪粪问题,今年年初,县农业部门为其争取到了大型沼气工程项目,通过省级补贴、自筹资金,建起了日产沼气能力达到1000立方米的地上罐式发酵系统和地下黑膜发酵池。

这里的每个猪舍都有地下粪污道,粪便通过粪污道输送到粪污收集池,再通过压力泵抽进蓝色发酵罐,静置一个月后,通过2次脱硫、1次脱水,就可将沼气分离出来,沼渣、沼液进入暂存池,可做有机肥使用。

“项目建成后,产生的沼气发电正好可以用于基地的电力消耗。”郭生芳说,仅这一项每年可节省50万元,还能改善卫生条件,实现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、社会效益多方共赢。

兴牧合作社带动能力不断增强,目前吸纳社员122户,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养猪专业户400余户、散养户1000余户。养殖规模从开始的300余头能繁母猪发展到如今的5000头,今年1至10月份已出栏商品猪5.75万头,出售仔猪8000头。

“明年,准备再扩大规模,进一步加大投入向养殖业上游和下游纵深发展。”郭生芳说。(记者邢云)

来源:河北新闻网
责任编辑:谭倩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
相关新闻
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