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新闻>>河北日报邢台专辑>>

河北临城泜河生态湿地综合治理及配套旧城改造工程探访

2020-06-22 09:29:48 来源:河北新闻网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千年泜河新生记

——临城泜河生态湿地综合治理及配套旧城改造工程探访

泜河,又名泜水,是临城的母亲河。

仲夏时节,漫步泜河,清流缓缓,碧波荡漾,岸边绿意盎然,滨河步道美景如画。

而在5年前,泜河却是另一番模样。“河底沙坑一个挨一个,岸边垃圾一堆连着一堆,脏兮兮、臭烘烘,人们都绕着走……”家住离泜河不远的北程村的苏申秀老人说。泜河,一度是临城人的心头之痛。

从千疮百孔、污水横流,到水清岸绿、人见人爱,泜河之变,来之不易。

●抚平创伤,泜河一天天美起来

修复治理后的临城县泜河碧波荡漾,岸边绿意盎然。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

泜河千年,带给了临城厚重的人文底蕴。

在泜河两岸,有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、4000多年龙山文化遗址、3500多年的商周文化遗址等,名扬天下的邢白瓷,薄如蝉翼的房子锦,经泜河出临城,再由滏阳漕运入渤海,行销国内外。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由于泜河上游大部分河道边界不明确,人为挤占河道严重,河道内无序采沙问题突出,沙堆及采沙坑致河槽凹凸不平,对河道行洪造成严重影响,威胁两岸农田村庄安全。同时,由于河道内的无序采沙,地表植物生态遭到严重破坏,河床沙化现象突出,水生态功能几近丧失。

本着打造“碧水蓝天、清新临城”的环保理念,2015年,临城在之前河道治理的基础上,从长远战略规划着手,启动泜河生态湿地综合治理及配套旧城改造。自此,泜河再获新生。

6月2日上午,泜河公园美丽如常。息波弄月、百姓唱晚、丹霞夕照、邢窑流韵……一个个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亲水平台和文化广场,由一条平整的健身步道相串联,藕塘、沙滩、芦苇湿地以及1500平方米的观光浮桥,举目皆景,这里成了人们健身休闲的好去处。

“这种美景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。”绿岭集团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队长贾志华,对泜河周边的变化深有感触。

每至春秋季节,绿岭集团都会选择在泜河岸边储藏一些核桃苗。贾志华回忆,以前的河道满目疮痍,一阵风吹起来,漫天黄沙,眼睛都睁不开。最近这几年,泜河的水清了,树多了,花草也都种上了,“外地客商再来时都说越变越美了!”

家住附近小区的侯璞感慨地说:“现在,每晚到河边休闲的人络绎不绝,广场舞、健步走、太极拳……啥是幸福感?这就是幸福感,实实在在!”

据了解,泜河县城段全长3.44公里,河道宽300米,局部达到450米,生态湿地综合治理总投资达两亿多元。“我们每年都会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,让泜河更年轻,让景色更精致。”临城县锦江泜河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青东表示。

●疏浚河道,行洪生态两不误

居民在临城县泜河公园跑步健身。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

沿泜河岸边,一路驱车上行,河道宽阔平整,芦苇荡里鸟儿飞翔、鱼儿嬉戏,展现出一种原生态的美。

临城泜河上游段生态修复主要是行洪,以疏浚河道为首要目标,同时,景观建设也是其中重要内容。这一段全长6.87公里,除了河道修复,还包括两侧的土地整治,环境美化。

河道的堤坝旁是一条平整柏油路。这条巡河路,左岸宽9米,右岸宽4米,再向里侧是绿化带和人行道。沿河而行,不仅能够查看堤防情况,同样可以欣赏美景。

“泜河上游段治理项目不改变河道原有行洪任务,且以此为基础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及两侧滩涂土地改造。”临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宋彦栋表示,这个项目涉及临城镇及西竖镇两个乡镇九个行政村,总规模5320亩,项目总投资9340余万元,项目区新增耕地2500余亩。

经过治理,泜河两岸可利用荒草地改造成为可耕种农田,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,毁林开荒、侵占河道等现象也成为历史,水土保持得到了保证。

泜河的宜人风景,离不开临城上下同心努力、倾力付出。

据统计,临城县拆除旧城8万平方米,打通了新城、旧城和泜河之间的联系,在河道沿线拆迁攻坚战中,对沿岸87处违法建筑以及养殖场等小散乱污摊点2.2万平方米进行清理,由于措施得当、政策到位,得到了拆迁户积极配合和支持。

“财政不投入反而有收入、企业开发赢得可观利润、群众尽享生态之美,三方共赢。”李青东说,经过整治,以前无人问津的荒僻之地,如今寸土寸金,“每亩以百万元计”,且已成为临城最美的地方之一。

●涅槃重生,泜河未来可期

水,能给一个地方带来灵气;河,可以增加一个城市的动感。

泜河不仅恢复了原来的美丽,而且还有了新时代的气息。苏申秀老人提到,现在村里最时髦的活动就是户外健身,村民有事没事就会出来走走,跳舞、唱歌、打太极拳,各种健身队伍越来越多。

宋彦栋提到,自临城水库以下,泜河临城段有20公里,目前建设修复的是县城以上的10公里,下一步将修复县城以下的10公里,“防洪、景观、生态相结合,一样都不少”,待修复完工,临城境内的整条泜河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。

在南盘石村,数十年前村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正在重现。养虾有“稻”,扶贫有方。村民们弯腰插秧,翠嫩的秧苗在呱呱蛙声中拔节生长,举目远望,泜河岸边荡起层层绿浪,宛若江南水乡。

据了解,按照计划,村民将采取稻虾共作模式,让更多农户增收致富。

不仅如此,泜河沿岸还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:沿途众多文化历史景点、遗址及自然风景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。

“由实现功能型河道向服务型城市公共空间转变,真正做到‘还水于民’。”临城县政协委员胡伟雪表示,经过综合治理,泜河沿岸俨然变身一个旅游区,临城又多了一张新名片。

“河道综合治理不只是治污、造景,更重要的是重构水域生态运行体系,让人与水亲近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”邢台市委常委、临城县委书记宋向党说。

在泜河公园邢窑广场,矗立着一座高10米、宽8米的九凤朝阳雕塑。当地人说,它象征着创造邢窑瓷器的火焰淬炼,也象征着泜河的涅槃重生。(河北日报记者邢云)

来源:河北新闻网
责任编辑:李瑾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
相关新闻
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