邢台新闻邢台头条

邢台信都区群众“心愿目录”变干部“服务账单”

2021-09-14 10:09:01 来源:河北新闻网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信都区开展“访万家帮万企解万难”活动,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

群众“心愿目录”变干部“服务账单”


位于邢台市信都区的德龙钢铁公司扎实践行绿色环保理念,从物料运输、存放,到烧结、炼铁、炼钢等生产环节,全部实现无缝隙、全覆盖深度治理。这是该公司厂区一角。河北日报通讯员高晓博摄

中基杭萧钢构项目一期开始试产,二期建材生产线建设工程紧张推进;德玉泉乳制品生产基地项目安装设备,计划12月份奶粉生产线投产;江水制药蒸馏水机生产项目一期试产;联想科技城、问道健康自然城、燕赵康养小镇、德龙专用铁路线等项目前期手续顺利推进…………

今年以来,邢台市信都区争列省级重点项目9个、市级重点项目34个,上半年完成投资额分别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7.05%、69.53%。同时,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上半年突破23亿元,同比增长13.2%;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97.37亿元,同比增长2.7%;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.3%、13.1%。

•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

眼下,位于会宁园区的新建10KV、12.58千米的双回线路有序推进,信都区各级领导深入一线,现场办公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破解难题。

德玉泉乳业迁建技改项目负责人朱鹏坤说:“这么大的推进力度,企业用电没有后顾之忧。我们全力建设的一期液奶项目争取10月份开始试生产。”

为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走深走实,信都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“访万家帮万企解万难”活动。全区31名区领导帮扶155家企业,57个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帮扶245家企业,各乡(镇、街道办)、各村(社区)领导班子成员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,积极主动帮扶企业。

在活动中,信都区打造“信都号”服务动车,区主要负责人作为车长,带领相关部门走进企业,由“叫企业来参会”变“派‘小分队’到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”。

针对摸排出的困难、问题,进行分类处置,建立“办实事”问题清单和化解台账,落实挂号、销号制度,确保“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着落”,真正做到“墙内的事帮办,墙外的事包办”。

同时,该区深入开展“重点项目建设升级加力”行动,建立全程代理制、首问负责制、限时办结制,帮助企业解决困难;通过晾晒企业办事进展情况、设置“红黑榜”等措施,褒先促后,倒逼各级各部门主动、超前走心为项目单位提供“妈妈式”服务。

信都区还全面优化项目审批流程,压缩审批时限,深化承诺制改革,成为全省唯一的政务服务“一站通办”和政务服务标准化“双试点区”。目前,228项审批事项实现“就近办、网上办、马上办”,709项实现“一网通办”,网上可办率达100%,实现了企业群众不跑腿、不见面也能办成事。

“牢固树立‘企业之事无小事’的理念,坚持‘企业出题目、政府作答卷’。”信都区委书记王银明表示,全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,提高服务效率,架通企业与政府服务联络之桥、企业与市场供需联动之桥、企业困境与政府政策普惠联手之桥,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发展,扎实推进项目“双进双产”,推动区域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•群众“心愿目录”变干部“服务账单”

小事连着民生,民生连着民心。

信都区各级党员干部以实现困难家庭“微心愿”为切入点,1000余名领导干部分包1.7万余户困难家庭,开展入户走访、集体座谈、调查民意,全方位了解群众在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,聚焦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宣传好各项惠民政策,耐心细致答疑解惑,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实行台账管理,按照办理进度进行销号,适时回访或开展满意度测评,切实做到“件件有回音,事事有着落”。

9月9日,邢台市信都区税务局业务骨干到辖区企业调研走访,问需求、送政策。近期,该区组织党员干部开展“访万家帮万企解万难”活动,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。 河北日报通讯员高晓博摄

“建议给公厕加个扶手”“能否帮助申请居家护理服务”“公交站牌能挪挪位置就更方便啦”…………通过面对面、心贴心的交流,信都区各级党员干部化身“帮大哥”“帮大姐”,群众眼前的很多困难及时得到了解决。

棚户区改造工程、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已全部完成任务目标,城中村改造、农村厕所改造提升等进展明显,“四好农村路”提升工程、体育设施建设、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扎实有序推进…………截至目前,不仅各项民生实事顺利推进,同时还累计帮助群众解决“微心愿”5200余件。

围绕物业管理焦点问题,信都区打造社区居委会、业主委员会、楼门长、物业服务企业和综合服务站的“六位一体”基层治理模式,社区服务管理规范化、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;围绕困难群众救助问题,信都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综合救助中心,统筹整合民政、医保、教育、住建、退役军人等20个部门、32项救助政策和资源,为困难群众提供受理、转办、审批、反馈“一条龙”综合救助服务,综合救助286件事项;围绕群众出行问题,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,开通7条主线、38条支线,惠及500余个村、35万多名群众;围绕信访隐患问题,充分发挥大调解委员会作用,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;围绕群众“微心愿”问题,创建“百姓议事厅”微信群906个,打造“五分钟便民服务圈”,解决群众诉求4860件。在此基础上,建起“家长议事厅”“商户议事厅”等,畅通为学生家长、商户等解决问题的渠道。

信都区一场场生动的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为老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,城乡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日益提高。

•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篇章

脆梨、苹果、核桃、板栗…………时值金秋,信都区太行山区的山场里果实累累,一派丰收景象。

信都区现代农业发展蹄疾步稳,“万元钱”产业面积已达7.68万亩,带动1.6万户群众增收。

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行动助推乡村振兴,围绕品牌农业、绿色农业、科技农业,重点打造高端乳品、优质苹果、高端食用菌等九大产业集群。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,依托酸枣仁道地优势,以国金太行中医药产业园为龙头,形成种植、采摘、收购、生产、加工、科研、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。持续扩大“浆水苹果”“邢台酸枣仁”“邢台贡梨”品牌影响力,实现由“论箱卖”向“论个卖”、从“论斤卖”向“论克卖”的转变。深化与大市场、大超市的合作,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,让更多农产品走出河北、销往全国。

信都区充分发挥近郊优势,大力发展都市农业、体验农业、绿色农业。发挥红色文化、历史文化、民间文化和“太行山最绿的地方”这一生态优势,整合现有旅游资源,加速旅游业提档升级,提升象外、星宿、云清清等民宿档次,建设提升一批星级酒店,提高旅游接待能力,实现由“过境游”向“过夜游”的转变,打造邢台生态后花园、国家级旅游目的地,把红色绿色优势,变为“金色银色”资源。

与此同时,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突出抓好厕所改造、垃圾治理、污水处理,提升农村面貌,推进“百村景区化”,强力打造美丽乡村;围绕打造特色风貌,突出抓好英谈古韵小镇、南就水红色文化小镇、绿溪谷康养小镇等提档升级,建设一批定位清晰、各具特色、功能完善、“三生”融合的特色小镇。(河北日报记者邢云 通讯员王聚芬、张博)

责任编辑:王春红
电子报

凡注有“河北新闻网”电头或标明“来源:河北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(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)。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、链接、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